17 9 月 行銷人必讀!現在可不能再用「年輕族群」區分受眾,抓準 Y 世代跟 Z 世代的心,精準行銷才能脫穎而出!
當 Z 世代逐漸成為網路消費的主力時,你還在用「年輕族群」把消費者做區分?在解釋為什麼不能再用上述這種做法之前,我們先來說明什麼是 Z 世代,跟常聽到的 Y 世代又有什麼不同:……
Y 世代或被稱為「千禧世代」,為 1981~1996 年出生,以 2020 年來看是介於 24~39 歲之間的族群。
Z 世代又稱「數位原生世代」,為 1997~2012 年出生,則是今年 8~23 歲的年輕族群。
雖然 Y 世代跟 Z 世代都是高度依賴網路的年輕人,但還是有許多面向上的差異,以下列出幾點與大家分析。
一、3C 科技
Y 世代 → 經歷過網路撥接、錄音帶、3.5 磁片的時代,再到 USB、雲端硬碟、智慧型手機時代,能快速適應新科技,平均每天花 7.5 小時使用網路。
Z 世代 → 從小就生活在充滿網路的世界,到處可見到智慧型手機、平板,平均每天花 10 小時使用網路,對網路黏著度與依賴度比 Y 世代來得高。
二、消費習慣
Y 世代 → 消費時注重生活品質與體驗,購物以能滿足自己個人需求、興趣或享受為主。最年輕的 Y 世代已步入社會,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,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決定是否購買產品。
Z 世代 → 習慣選擇能滿足功能性 ( 高 CP 值 ) 與炫耀性 ( KOL 或大家都在使用 ) 的產品為主,這樣的產品會是他們在消費時的主要考量。最年長的 Z 世代才步入職場沒多久,再更年輕的可能還在學校就讀,消費能力較小,會注重優惠及贈品。比起 Y 世代,手機不離身的 Z 世代更常使用手機上網購物。
三、社群偏好
Y 世代 → 在社群上平均花 12 秒閱讀一則內容,經歷過部落格的時代,因此會更傾向 Facebook、Linkedin、Twitter 等以文字為主的社群平台。
Z 世代 → 平均花 8 秒閱讀社群內容,喜歡快速、豐富的圖片影音素材,更常使用 YouTube、Instagram、TikTok 等平台。
四、廣告偏好
Y 世代 → 對於傳統的網路廣告或品牌廣告接受度較高,喜歡創意、能引起共鳴的內容與廣告素材,相較於 Z 世代,僅有 37 % 的 Y 世代喜歡看網紅、Youtuber 在影片中討論商品。
Z 世代 → 排斥過於廣告的素材,84% 的 Z 世代看到廣告時會快速略過,但這不代表他們拒絕所有廣告,有 87% 的 Z 世代喜歡看 Youtuber、名人的開箱影片,快速不拖泥帶水、清楚直接講重點,最能打中他們的心。
看完以上 Y 世代與 Z 世代的差異點,現在就來跟大家解釋,為什麼不能再用簡單的「年輕族群」去囊括這群受眾。
以往在行銷上,對於「年輕族群」的定義大多為 18-35 歲有消費能力的族群,但隨著時代與科技越來越進步,Y 世代跟 Z 世代的生活環境就有相當大的落差,不同世代擁有不同的生長經驗,連帶也影響消費習慣,對於廣告內容的呈現與曝光的管道,有不同的偏好。一樣的產品、廣告素材跟管道,分別向 Y 世代與 Z 世代的受眾投遞廣告,會得到完全不一樣的結果。
科技的進步,讓消費模式、消費歷程、支付工具有了 180 度的大轉變,如果我們還繼續用過往思維區分受眾,只怕這樣的分類不夠精準,消費者也不見得會買單!
我們將年輕族群仔細區分可以分成 Y 世代跟 Z 世代,代表不同屬性的年輕人,若以此類推,其他受眾也可再做細分,比如「銀髮族」。
以往我們對銀髮族的定義在 65 歲以上,但現在對「新銀髮族」的定義是介於 50-65 或是 45-65 歲左右的年齡層,因為現在退休得早,再加上兒女大多已成年,可卸下養兒育女的重擔,這群新銀髮族有充足時間、也累積一定財富,他們在乎自己的退休生活是否過得精采,辛苦了大半輩子,會傾向購買高質感、高價位、高 CP 值的產品來犒賞自己。
在這個年齡層的「新銀髮族」雖然不那麼擅長使用 3C 產品,但他們仍會使用 Facebook、Line 等社群平台,對平台上的廣告感到新鮮、好奇,甚至學會網購。而 65 歲以上的銀髮族,跟「新銀髮族」又不太一樣,這群受眾還是習慣看電視來吸收資訊,對於手機、電腦的使用率是較低的。他們在乎的更多是自己的健康及子孫的生活,有關醫療、復健、財富轉移等領域是他們關注的焦點。
總而言之,在選擇受眾的時候,要盡可能的縮小範圍,並且需要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設想他們喜歡什麼樣的素材?喜歡文字還是影音?以什麼管道曝光廣告?這些前置工作規劃好,才有辦法一擊必中!